
为什么西北人会把苜蓿做成一道美食,你吃过吗?
这里分享一种苜蓿捞饭的做法:
1.把冻好的苜蓿拿出来解冻(新鲜的苜蓿就越过这部)
2.把土豆切片,蒸熟碾烂
3.蒸大米,要干一点的,蒸好后晾凉
4.把火腿切丁,解冻的苜蓿切块儿(不是冻的苜蓿就直接切碎就可以),鸡蛋炒熟备用
5.热油炒苜蓿,再加入晾凉的大米和火腿丁,炒好的鸡蛋,碾碎的土豆,翻炒拌匀就可以了。
我是西北人,每年春天都掐苜蓿做菜吃,春天的最好!鲜嫩美味,回家把菜洗干净了可以下面条吃,也可以做凉拌菜就饭吃,也可以做包子饺子,要是太多了还可以洗干净后煮熟捞出过凉水,再捏成团装袋东冰箱里,随时吃,拿取方便。苜蓿芽太美味啦!
绥化四大名小吃?
1.冷面
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,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(也有用玉米面、高粱米面、榆树皮面的)加淀粉加水拌匀,压成圆面条,煮熟后浸以冷水,再去冷水伴牛肉片、辣椒、泡菜、梨或苹果片、酱醋、香油等佐料,加入牛肉汤即成。
2.北林酸菜汤
北林酸菜汤是绥化当地特色菜之一。盐分两次分别加到排骨和酸菜里,最后混合后尝咸淡,咸要加热水,淡就加盐。因为主要喝酸菜汤,汤正好就成,排骨淡可以蘸蒜泥酱油吃。
3.安达焖茄盒
安达焖茄盒是当地热门家常菜系之一。肉馅放小钵中,加葱、姜末、鸡蛋、食用油、花椒粉、大料粉、胡椒粉、老抽、香油、鸡精,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待用。
4.杀猪菜
杀猪菜,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。在东北许多地方常年开设杀猪菜,形成东北饮食一大特色。过去,在农村杀年猪是一件大事,无论哪家杀年猪都必定要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来吃杀猪菜。
西北美食有很多,为什么很多人说酿皮是他们最思念的家乡味道?
谢邀,我不是西北人,但在夏天也喜欢吃凉皮,夏天天气炎热,在外面吃一碗酸辣爽口的凉皮舒服极了,就是食欲不佳的季节人们看着它都有一种想吃的欲望。凉皮是西北最普遍的食物,制作又不复杂,在人脑子里根深蒂固,人们思念的食物都是从小就吃最普遍又美味的东西,在外面就成了最思念家乡的代表。
酿皮,面粉的华彩变身。它是以面为主食的西北人最深情,最故土的餐饮召唤。
西北酿皮的最大特点是酸辣,劲道,切条粗。西北酿皮以面粉来制作,把面筋和淀粉经过水洗分离出来,经过分离,蒸煮,切条,调味,配菜程序制作出来的。
而酸辣最能凸显西北人成长和生活的味道,这是根深蒂固的饮食基因,也是对在外闯荡的西北人最深情的召唤。
酿皮是古时西北人在小麦物产丰富后,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工和探索出来的一道风味小吃,可当菜,可当主食,现在的酿皮基本以日常“来一碗”当做主食,和全国其它地方的凉粉、凉皮一样,特别深受女生喜爱。
关中地区、陕南汉中地区的凉皮、米皮和甘肃地区的酿皮方式上大同小异,喜欢酸辣和劲道的,又想吃到正宗的酿皮最起码要越过潼关,进入关中境内,再往西北,才能一享正宗酿皮美味。
老王世纪初在陕西求学时,学校在终南山下太乙宫镇,那里特色小吃竟然是炒面皮,也非常好吃,多年后同学群里竟然还有人赞叹。
总之,西北美食太多,而酿皮的大众化,生活化,正是这样的酸辣饮食基因,利用面粉分离的精华,西北人终其一生不能改变,也是引发在外的西北游子最思乡,最故土的味道,一碗在手,忍不住泪流。
改天老王亲手做一碗!
酿皮,又称凉皮,是渭河流域居民的传统美食。它因制作简便、主副食兼于一身、味道极美而备受我们家乡所有人的喜爱。酿皮是它的小名,如农村的孩子小时被家里叫做羊娃、狗剩一样。因此在字典上找不出这个字来,用“酿”字,成了“酿造”;从食从良,则比较贴切。直到后来上了席面,它才有了一个学名叫凉皮,因为是晾凉了吃的面皮。广东人始闻不知其为何物,尽管你绘声绘色地讲一百遍,他们仍是一头雾水,初见又以为类似当地的河粉。其实不然,凉皮是把面粉加水和成稀稠适中的糊状,舀进一个特制的铁或铜质的形状如锣的容器(陕人俗称“锣锣”)中,使面糊均匀地铺满“锣”底,然后放进沸水中蒸上几分钟,出锅后把“锣锣”在凉水中冰镇一下,再用铲子沿边缘划一圈,两手一揭,便成功了一张薄而筋并因锣底抹过菜油而呈诱人金***的凉皮。晾凉后切成一指头宽窄,调上油盐酱醋蒜泥辣椒芝麻酱,再放点焯过的绿豆芽,便是十分可口的美味了。
在我的生活中,凉皮是与羊肉泡馍、酸汤水饺、灌汤包子、油泼扯面等并列的首选食品之一。可惜到深圳工作后,口福便大打了折扣,这些故乡的家常饭,在这里却要专门去一些陕西餐馆品尝,且味道也难与家乡相比。人的饮食习惯就是如此,对祖辈流传下来的食物的欲望,竟与乡愁一样,也是愈是远离愈是思念。